浪漫的学院派交友网站
心碰心测试
心碰心测试
您的邮箱:
*
*
您的呢称:
*
性 别:
男
女
输入密码:
*
确认密码:
*
*
我要投稿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友美文
《凤凰》:永生的恐怖
作者:
bsmagic
发布时间:
2007/12/30 13:15:20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昨晚看了《凤凰》,除了被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感动外,有一种触动,觉察到一切都会成为过去。正如一个网友说的,我们都是死囚,缓期执行。正所谓,“青春无悔,不死的是永远的爱人”。
越狱?孙悟空能否翻出如来的掌心?
试图解脱,其实还是在玩游戏。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服刑。
一切都在动,都在变化,试图去留住,这也是一种动。怎么可能静止呢?
人无法想像静止,正如人无法想像无一样。
不是怕受苦,而是希望心甘情愿受苦。这就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
我羡慕一些人,在没有死的时候,能够兴高采烈地活着。
我并不是讨厌活着,我自是讨厌不心甘情愿地受苦去或许所谓的快乐和幸福,这样太没有意思了。最后都是一场梦幻而已。
我太贪心,人间有太多的痛苦(丑恶也是痛苦的一种),能够不受苦就已经很不错了。放弃贪婪地追求,好好调理自己的身心,能够寿终正寝,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很多价值观方面的东西,已经在有自主意识之前就已经铸就了。
根本的问题,是价值观和能力的问题,也就是意义的赋予和付诸实现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张中行先生说的,欲不可得,如何办的问题。解决某个欲望,本身就会产生一个派生的欲望。这样是无穷无尽的。
和外物交互,对于个体是基本的状况。和外物交互,但是不被外物纠缠,可能吗?不可能,因为外物自有其规则,仿佛如同漩涡,一旦卷入,就不会有自由,即使认为有自由,那也是一种幻觉。
生理和心理的载体和程序都是外物,所以在这两个层面上去寻找自由,是徒劳的。中国佛学中,坛经提到一个“自性”的概念,或许可以等同于自由灵性,甚至有点类似道家所提倡的个性自由和超脱,达到“无所得”的境界。不过,绝对的无,也就是无所得,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一种平衡,平衡即无,无即乐。
利者,乐之属也。
世界是混沌的,模糊的,所以灵性就应该要求黑白分明,以求达到一种平衡,一种无,如此,冒险和赌博也是不可以避免的。这也是一种游戏。可否可以不玩,似乎不可以。我们都是“无穷动”的一部分,不但有“无穷动”,而且有“无穷级”,根本之上有根本,无穷无尽,甚至维度本身也是如此。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是只取,而且是仅能取。纷纷扰扰大千世界,轨迹只是线团。
当厌恶和拒绝发生的时候,“为”也发生了。
意义是由我的欲望所赋予的,我的欲望是自然和社会赋予的,并具有个性特质。
寻找不如没有寻找。
人生譬如计算机程序,试图解脱只会制造出更多的程序。
今日阳光明媚,湖水倒映蓝天,波光粼粼,清冽的风策动落叶铺天盖地,在幻想的世界,扬起生的气息。
一切都是一样,因为人的选择而不同。选择可以避免,不可以,因为避免或者不避免就是一种选择。
把握物性和人性,是生存之道的重要部分。
如何对付欲望,实现它,解构它,替代它,不管它。我主要采取解构和替代,实现和漠视则是辅助。无论这样的战争的意义如何,在短暂和无常的一生中,对于我来说,很重要的。压抑欲望是最不可取的。
不能局限于小我,包括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而是善于和外物交互。君子无他,善假于物也。元气是一定的,是天命所赋予的,也即是生命力。我不过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一种在我短暂无常,受概率规律支配的人生中有效的方法。永生是恐怖的。
作者:
和谐社会
回复日期:
2007/12/30 22:07:14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 借用一句话:永生不恐怖,bsmagic更恐怖.哈哈
作者:
胭脂
回复日期:
2008/1/26 14:32:18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对于生,对于死
对于快乐,对于痛苦,
你都安然地去接受
这样你就可以在死前快乐地活着,
甚至在死亡来临前也能有一颗安静的心。
所谓的接受,我的理解是:
1.先要面对。
很多人会去否定或直接对立。
那些要与癌症对抗到底的人就是对立。他们需要消耗更多的心理能量。我认为是一种能量的浪费。
还有人虽然生活得不快乐,但他们会告诉你他很开心。他们有一种负性的平衡。打破这种平衡会让他们觉得更不安全。
2.再是感觉。
感觉你现在的生活状态,你的生活是圆的还是方的还是多边形的,
你的爱情是黑的白的还是混乱的。
你的家庭是死的活的还是半死不活的。
或者用更丰富的语言去解释和体会。必须用心而不是用脑。
3.然后触摸
这是一种更近距离的接触。任何负性的东西,只要你去触摸他,他就开始发生变化。
当你去真正聆听孩子的语言,他就不再会整天泡在网吧里。因为他已经有了一个愿意听他说话的人。
当你真正去感受父母的唠叨,你会发现他们只不过是想排解自己的焦虑。并不是对你有什么太多的要求或者不认可你。
4.当你完成了以上三步,你就开始能接受了。
最后由接纳到悦纳。你就没有痛苦了。
不过当你没有痛苦的时候,你又开始烦恼了。
人生就是这样螺旋型地成长。
最最后,希望你一生平安,健康快乐!难得有点不快乐,可以给你的生活添点颜色!
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
登陆罗曼书香门第>>
我要注册>>
用户名:
密码:
@2008年罗曼书香门第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安全提示
客服邮箱:puwendong@tsinghua.org.cn
浙ICP备2022001336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