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学院派交友网站
心碰心测试
心碰心测试
您的邮箱:
您的呢称:
性 别: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我要投稿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友美文
我们的人生!
    作者:  lidel 发布时间: 2008/12/13 10:01:45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上帝将我们投入这个世界,又让我们总是颠沛流离,经受着心情的反差,为的就是让我们能在有限的人生里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只是,我们的心智如同我们的身体一样,在各个年龄阶段所需求与所拥有的,总是有太多的不同。在不同的阶段,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有不同的样子,他人给我们的经验只是他人成长的所得,我们也只有在经历那些或者是某些之后,才能意识到他人所言其实很多就是哲理。所以我说,经历过后,每个人都是他人的哲学家。

我们幼时的身体总是太单薄,活下来自是父母倾心呵护的见证,我们也不必想得太多,无忧无虑的生活让我们追寻着时间的脚步,尽自己所能去想象着最美的梦,这也在日后多年都成为我们一直所怀念的时光。当我们感觉自己渐渐开始追赶父母的身高时,我们的内心也因为身高的缘故想得更多,期待飞得更远,此时身体散发着生命的活力,童年时代的乐趣渐渐被遗忘,我们不再做梦,而是真正地规划着人生,力图在这样的设想和计划里,让自己能经历更多,也能承受更多。身体所显示的,不仅是我们能肩负的,更是我们能支配的,我们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让争取最大的生存空间,似乎整个天地间都只有我一人在纵横,海阔天空的感觉总是让我们觉得人生乐趣无穷。但规划终究不是现实,如同我们曾经希望自己能继续长高的身体在一定的时候就停止一样,曾经梦想过的那些东西想来终究看不出我们的成长,于是梦想不再远航,而是更多地停留在了此处。身体的机能在这个时候趋于稳定,某些部件时而出点毛病也会被我们视为正常情况。只要能保证它的正常运转,我们也就不会去做过多的修整。人生之舟在风平浪静中渐行渐远,驶向我们想过却从来不能想清楚的港口,发生点什么意外我们也不会如血气方刚时却又年少无知时那样视之为大忌,无论什么都平常不过了,再多的打击和冲撞我们也能抵挡。当童年的时光渐渐在我们的梦里更多地出现时,我们发现自己的身体也似乎和那时一样的虚弱,在风波面前显得有些弱不禁风,我们就像一艘航行已久的破船,在摇摇晃晃地完成最后的航程。此时,我们已禁不起大风大浪,身体已不允许我们将自己投入潮流,但我们的心却能坦然面对一切,不是因为我们依然能有力抵挡,而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此时已经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当作最为平常的反应,无论抵挡与否,该发生的都无法去避免。我们能坐看风云起,也能笑看风云淡,挫折对我们而言,只不过是让我们的人生多点悲伤或欢乐的色彩罢了,但它已经无法阻挡我们在人生之海上往前行驶的方向。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与人的经历总是成正比,幼时的懵懂让我们不懂得挫折为何物,因此无所畏惧,甚至可以做到毫无反应。年老时的豁达让我们能用最平淡的心来迎接挫折,自然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挫折总是在我们觉得美好时到来,而所谓的美好也不过是我们内心的主观设想,挫折的发生因此也不过是我们主观欲望无法满足与严酷现实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挫折无处不在,但同样也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挫折的存在,因为既然明白到事事都可能是挫折,挫折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何况有些挫折本就只是我们自以为是的失落,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些小波折,只要爬起来一切依然可继续。任何情况的发生都是正常的,喜或忧都只是我们的心情,无论经历什么都由我们自己来调节,人生的主动权只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尽管这种主动也不过如自由那样,一直都只是在某个框架下才能有存在的可能和条件,但它毕竟让我们懂得去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

我们在经历许多后,才能发现那个平淡、从容、安静生活着的,就是最真实的自己。

  

 作者: 路因梦而生   回复日期:   2008/12/15 10:11:14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喜欢苏东坡的几句诗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晴,是美;
落雨,也美!

当然,也就很喜欢: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 lidel   回复日期:   2008/12/15 22:53:32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06时,因向往江南水乡,还在重庆的我在学校BBS上取名“梦中烟雨”,并从此改掉之前常换QQ名的习惯,想来还真是有些缘分。如今身处天堂,却仍未有当初期待之感觉,看来还是心不净,或是并未到能给我感受之所。
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登陆罗曼书香门第>> 我要注册>>
用户名: 密码:
                    
@2008年罗曼书香门第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安全提示
客服邮箱:puwendong@tsinghua.org.cn
浙ICP备20220013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