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学院派交友网站
心碰心测试
心碰心测试
您的邮箱:
*
*
您的呢称:
*
性 别:
男
女
输入密码:
*
确认密码:
*
*
我要投稿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友美文
问路华蓥石梯!
作者:
lidel
发布时间:
2009/2/10 18:53:12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
时隔一年又半载,重至华蓥山,风景依旧,心境有别,听到同路的人说此处并无风景的时候,心中惟有一笑,因为对我而言,到这里来,本身就不是为了看风景。
石梯依旧是那样的石梯,拾级而上,光滑的表面,诉说着岁月的磨蚀。数百年来,究竟有多少人留下了足迹,也只有石梯才最清楚,但它们却一如既往,沉默不语,只是看着来去匆匆的人们,继续守侯着属于它们的宁静,像历经沧桑的老人,带着嘴角的微笑,虽然缓慢,却继续在生命的路上远行。
上回下山后,我曾想,如果有重游的机会,我一定要数数这样的石梯,究竟有多少级,想知道它是如何地承受了数百年来的岁月,在这个远离人烟却人迹不绝的地方,用它自己的方式,在书写着属于它的生命。它一直延伸,延伸到我们的目的地,却一直都没有尽头,因为即使到达最后一个梯,在我的心里,它也一直如同我刚起步时那样,依旧让我有着继续向前的冲动。山路蜿蜒,石梯也只能跟着山路的走势,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偶尔也会在我觉得它太漫长以至腿都不能动的时候,突然出现一段平路,似乎要给我些许的惊喜和调整的时间。但梯子虽然没有了,我却不能感到舒适,因为一直都是一步一步地向上行走,突然到了平坦处,竟觉得无所适从,或许在这样的一条路上,我的腿,就只属于那样的梯子,也只能以在梯子上的方式行进着。人生,或许也是如此,只有那样的一些曲折和颠簸,才能让人更多地体会其中的滋味,而一旦一切都平坦了,反而会让人觉得并没有了那些曲折和颠簸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有了上次的经验,我料想这回的时间,应该不会太短,于是并不急于走完这样的一段路,想静静地倾听石梯的诉说,慢慢地欣赏路旁的风景,以一个游客的心态,来看同路的人。但一步踏出,在前有人引后有人挤的路途中,我便由不得自己了,只能一步一步地登上去,石梯也就在我的脚下,一级一级地被我甩在了身后,却又一级一级地仍在我眼前,走完一段,另一段又已经开始。脚步愈趋沉重,每一步,似乎都已经是能跨出的最后一步,但最后一步却一直都在向前,因为此行的终点,仍旧在遥远的前面,终点既然没有到,脚步自然没有停下来的理由。一路同行的人,或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有人欢声笑语,有人沉默不语,随着旅途的继续,尽显自己的心情。但无论路人是如何的心情,石梯依旧是它数百年来的样子,孤独而倔强地蜿蜒在这样的路上,不看路边的风景,不问路人的疲劳与兴奋,而它本身也就成为一道风景,本身就有着它自己的心情。秋风瑟瑟,秋雨蒙蒙,秋天的路人,总是感觉到些许的寒意,风吹来时,衣上的水,总是让人体会到秋的意味,但没有人会顾及石梯的冷暖,似乎它们就是无生命的存在,在这样的一个荒郊野岭,自然就应该承受曝晒或冷雨,这也就是它们存在的方式。路人不顾及石梯的心情,石梯却承受着路人的踩踏,用它们冰冷的外表,默默地为路人的攀登,提供着前进的路,让他们即使充满疲劳,也能到达那样的目的地。谁能保证,冰冷外表下的石梯,没有一颗温暖的心?
石梯也会疲倦,因为它们承受了太多的压力,而且总是受到雨水的冲刷,于是在路上,我们也能见到断了的石梯,或者已经接近于破碎的石梯,而这个时候,在泥泞的路上,我们才能想到,原来石梯竟是如此地让我们觉得亲切,因为有了它们的承受,我们可以放肆得许多。我没有见到它们经历的这些沧桑,但当我看到它们呈现出来的样子时,我能体会到这么多年来,它们并不是没有生命的存在,它们肯定也有它们的泪,它们的爱,它们的痛,它们的诉说,……,只是我们这些高级的路人,从来都不曾为他们有所停留,不会倾听它们的言语,自然也就不能体会到它们的心境。
忽地发现,石梯完全地断了,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宽阔的公路,如同一把刀,将石梯腰斩。人类打破宁静的本领,总是显得那样的高明,能有风景的地方,一定会成为我们吃喝拉撒之处,过不了多久,汽车的叫嚣和人类的喧闹,就将淹没一切石梯的呼喊,当人在公路上兴致冲冲往山顶赶着时,石梯将更加孤寂,只能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继续着它们的生命。公路盘山而上,遇到石梯的时候,就无情地将其碾碎,被断成一段一段的石梯,我并不知道它的痛苦,只是见到那些被倒在一旁的碎石时,才觉得石梯肯定是非常痛的,山,肯定也有着痛,因为石梯,是山的儿子,是山,孕育了石梯,山和石梯,本身就是一体。我们走在人生的路上,就如我们走在这条山道上一样,总是看着自己左右的风景,对脚下的那些风景,并无留恋,到达山顶后,留在印象里的,也只是路旁风景的美,而那些支撑着我们一步一步走上来的石梯,却被我们遗忘在属于它们的角落。
虽身处众人中,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景,有自己的心情,我一步一步地往上行走着,和周围的人,言谈并不多,在寻找着昔日的足迹,也在发琢磨着石梯的心情。前面已有人到达山顶,后面也有人仍在赶路,我并不在意,因为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我只是在赶着我的路,如同那石梯,最低那一级肯定不会问最高那一级究竟有多高,它有着它自己的位置。路边的风景,是我需要欣赏的,最后的山顶,也是我必须到达的,但石梯,却是我最不能忽视的,因为其貌不扬的石梯,在这条路上,是最好的人生导师,它的沉默,就是它的诉说,它的承受,就是它的豁达,它的蜿蜒,就是它的人生,它的一切,都是我的需要,而我,如今却不能安静地像它,守着自己的位置,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因为我需要去的地方,以及我的位置,都还在我的寻找中。
一路少停,到达山顶时,竟比上回少了两个多小时,不免惊讶,或许,同路的人有了不同,给我的空间也就有了不同,因此我的行走,也就有了差异,而正是这样的差异,才让我虽然少了言语,却又体会到了更多的道理,才能真正地探路。山顶自然别有一番风景,云雾缭绕,一片寂静,无法看得更远,却让自己更加地清晰,因为在那样的顶上,能发现的,最好莫过于自己。顶上有庙,听里面的住持和老人们讲讲人生,又多了几分感悟,只有这样一个地方,才能有他们的心境,没有喧闹,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安宁,朴素,简洁,似乎与世隔绝,却又就在此世中,我都在怀疑,我们的到来,是否显得放肆,因为我们,把欢声笑语带来,就已经打破了这份静。看着那些正在施工的人们,我知道,这样的宁静,不会太久,属于老人们的安静生活,将被更多的人扰乱,只是,我们这些来来往往的人,又怎会体会到他们的心情?不过,他们豁达而宽容,一定不会认为我们是在打扰他们,而更多的人,也因为他们的豁达和宽容,更加地肆无忌惮。人类足迹抵达之处,便是破坏的开始。
晚上挤在木床上,都抱怨着被子不够温暖和腿脚的疼痛,然后渐渐地进入梦乡,而那些一直都没有任何抱怨的石梯,又是如何地消除因为我们的踩踏而带来的伤痛,如何地回避冷风寒雨的侵袭,它们又将如何取暖?没有人关注,因为我们,自然有我们的梦。
下山很快,一路小跑后,发现石梯显得那样地软弱,因为我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阻隔,下完最后一级,回首再看,一切都如我昨天踏上去的样子,石梯依旧冷冰冰地,依旧沉默,我们依旧欢声笑语,依旧行路匆匆。一个来回,给我们的,只是疲倦和那些风景,或许,被忽视,也是石梯存在的方式。
而我,最终也没有数清石梯究竟有多少级。
我还是只做了一回路人。
作者:
lidel
回复日期:
2009/2/10 19:00:53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
发在博客上的一篇文章,应该说是老文章,今天看到小筑发的《问道金华山》,想来自己的文章也可以发在这里,聊聊心情和感悟。
回家近一个月,很少在罗曼网上发言,略感惭愧,过两天回到学校,如有感想,自当继续努力,与众友人海阔天空聊个痛快!
作者:
lidel
回复日期:
2009/2/10 19:08:35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去过两次华蓥山,也一直都跟同学说还要去第三次乃至更多次,但去年从重庆毕业到杭州,机会寥寥,以后什么时候还能去,还是未知数,且当一个未了的心愿!
作者:
lidel
回复日期:
2009/2/10 19:11:44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
附上百度来的关于华蓥山的一些资料,看客自可瞧瞧,有机会的该自己走走,才能明白小可所言是实是虚,实际上我去的乃是宝鼎景区,因此我说是华蓥山之景,确实有虚的成分。
华蓥山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世纪伟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由北向南纵跨四川、重庆15个县、市,延绵300余公里。华蓥山最是、高峰高登山,海拔1740.1M,也是四川盆地低部最高峰;次高峰宝鼎,为华蓥山主峰,海拔1590.8M,是全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从我国清朝开始,华蓥山与娥眉山、四面山、青城山并称为巴蜀的“四大名山”。
华蓥山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三、四十年代,这里曾是中共华蓥山地下党和华蓥山游击队从事武装斗争的根据地。华蓥山的每一寸热土都铭刻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事迹。一部《红岩》小说使华蓥山名扬海外,“双枪老太婆”的传奇故事至今仍在各地广泛传颂。
风景有银山积雪、宝鼎晨曦、天池湖光等,李白、杜甫、陆游等历代诗人,都曾在此写下诗篇。最近探明的溶洞,据称景观属国内外罕见。
宝鼎景区位于溪口镇境内。这里,有建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的光明寺(1958年被毁一部分,1966年拆完,1992年至1994年修复),有千佛坪石林,更有八景(华银积雪、宝鼎连云、三花同树、九子灵泉、石境斜阳、渠江落照、华严古河、王璧浮光)、四绝(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从山脚的伏虎寺到山顶,原建有36座寺庙、现仅存黄龙寺保存完好。
华蓥山早在1927年就有中共地下党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曾派人在此开办纸厂供应新华日报。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川东地下党领导的华蓥山游击队战斗的地方。
华蓥山集雄、奇、险雅幽于一身,融名山、名寺、名湖、名史于一炉,聚自然、人文景观与一体,是四川东部著名的省级名胜区。
门票:30元
位置: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世纪伟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
华蓥山山雄林茂,动植物丰富,主要植物有175科、656种,珍稀植物、名贵药材200余种;野生动物400余种,其中华蓥鹞、云豹、金钱豹、赤狐等国家保护动物30余种。此外,还有早在宋代就颇具盛名的华蓥峒茶薇菜等土特产品。
华蓥山是一座博大的天然地质陈列馆,这里的山峰是川东平行岭谷与川中红色丘陵的分界线。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华蓥山形成了从寒武纪到侏罗纪的完整地质构造。华蓥山大断层将20余种矿产剖露在地壳的表层地带,为我们提供了品种众多、储量丰富、极具开采价值的矿藏。
华蓥山峰峦叠翠,风光秀美,有千姿百态的石林,有变幻无穷的溶洞,有飞流直下的瀑布,有水平如镜的天池,有晶然如玉的白岩,有波涛滚滚的云海,有呼啸阵阵的松涛,有神奇罕见的佛光……在茫茫的林海、竹海深处,还点缀着处处文物古迹、佛教庙宇。华蓥山是人们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李白、贺知章、陆游等文人骚客都曾畅游华蓥山,留下了大量赞美华蓥山奇丽景色的诗词。1931年7月13日,当代文学巨匠郭沫若登临华蓥山,置身山色美景之中,发出了“华蓥山真乃天下第一雄山”的由衷赞叹。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元帅及赵紫阳、杨成武、李井泉、杨汝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华蓥山视察。80年代末,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国防部长张爱萍、总参谋长洪学智等曾亲笔题词,关心华蓥山的开发与建设。
作者:
水儿淡淡
回复日期:
2009/2/10 19:54:17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此文此景果然不错!赞
作者:
zhengzhenhz
回复日期:
2009/3/5 20:19:48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我也想去
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
登陆罗曼书香门第>>
我要注册>>
用户名:
密码:
@2008年罗曼书香门第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安全提示
客服邮箱:puwendong@tsinghua.org.cn
浙ICP备2022001336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