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学院派交友网站
心碰心测试
心碰心测试
您的邮箱:
*
*
您的呢称:
*
性 别:
男
女
输入密码:
*
确认密码:
*
*
我要投稿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友美文
倾城之恋
作者:
susie823
发布时间:
2009/7/6 19:00:09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 终于在网通上把《倾城之恋》看完了。当初就是被《倾城之恋》的名字吸引,给人的暗示是因为两个人的爱情而导致一座城的毁灭。而实际上却是因为一座城的沦陷而成就了两个人的婚姻。连作品的名字都带有张爱玲一贯的讽刺风格。
《倾城之恋》讲述的是发生在1941年香港沦陷前后的故事,离婚后28岁的白流苏,和从英国回来的风流浪子范柳原,开始了一场爱情“游戏”。两人因为“倾城”而得以成就了婚姻。张爱玲笔下的痴心男女,大抵没有什么好收场。《半身缘》是一生错过的结局,《沉香屑》是怨结堕落的结局,《茉莉香片》是孤独失落的结局。唯独这《倾城之恋》,勉强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喜欢它绝不仅仅因为它这个结局。不同的人看结局总有不同的看法,一个结局不能取悦所有的人,毕竟也没有人会为一个虚拟的结局悲痛或者喜悦太久。
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心思我不太明白,这两个好像爱着又好像没那么爱,没有非在一起不可的理由,也没有分开的必要,白和范就像玩一个游戏似的,不关心胜败,也无所谓得失,香港沦陷,两人成婚,不过是老天爷随手一摆布,成就一段婚姻,然后又撒手不理。兜兜转转绕到最后,仿佛又回到原点从未爱过时。
白流苏的爱情一开始就是一场赌博,范柳原的爱情来得毫无征兆,他可以带着流苏玩遍香港的名店,夜半时分打来一通暧昧不明的电话,隔天又和别的女人嘻笑打闹。浮世中的爱情就带着那种清冷凌厉的味道展现在人们面前,打破缠绵的眷恋,原来现实残酷得让人不忍观看。范柳原说流苏是他的药瓶,流苏不惜背叛传统道德突破自己的窘境,说到底都是彻头彻尾的自私,就算香港沦陷,两人结婚,何尝不是因为寂寞恐惧,需要对方为自己壮胆。看罢,心中只有空空落落无处可依的感觉,千言万语不知如何说出口。
真正吸引范柳原的是流苏身上中国女人古典羞怯矜持的独特味道。在初到香港在香港饭店跳舞时,范柳原曾说“难得碰见像你这样的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真正的中国女人是世界上最美的,永远不会过时”。而有一个流苏最显著的小动作,也是范柳原特别喜欢的便是“善于低头”。中国古代或戏曲中最易表现女人心理地便也是低头了。例如“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从男人的视野里理解,“低头”是温柔的,而且是被屈服的,容易满足他们的占有欲、保护欲、征服欲。
范柳原对流苏产生兴趣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范柳原有在国外的孤独感和漂泊感,而且他还是个私生子。他曾说过有对祖国热切的期望,而回来以后的国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他寻求的是一种近似母性的温暖。在他没有了解前,已经爱上自己想象中的故乡了,而事实让他失望。他需要一个故乡来接纳,包容,理解他的心灵。而寻“故乡”不着,只能转而寄托在具有母性温暖光辉的女人身上。
由此可见,他对故乡的女人也是失望的。直到遇到在破落望族中生活的白流苏。然而那不过是他想象中的白流苏罢了。 范柳原不过是想找个人一起逃离这些关于世俗与纷争罢了,回到最原始的状态,他在世界上活地累了孤独了,想在一个单纯的世界里找一点依靠,找一个能理解他的人。虽然他知道白流苏不懂他,他还固执地等待着,坚信着。这也不过是给自己孤独的心灵一个美好的寄托罢了。
看到香港战争时,忽然让人感动了,两人在所谓的爱情中进进退退,虚虚假假。可当这个世界都混乱起来,他们都脱掉了伪装防守的外壳,只剩下最单纯的本质了。没有这场战争,它不过是个通俗的故事,有了这场战争,它便成了《倾城之恋》了。
张爱玲向来写的都是悲凉的故事,《倾城之恋》看来是相对圆满的结局了。而《倾城之恋》真的圆满吗?这样的结局给我们带来的或许只是一丝温暖与安定。一场与爱情无关的婚姻,我们又苛求它怎样呢?悲哀?悲剧?都不是,仍然是悲凉罢了。
作者:
一枝潇洒
回复日期:
2009/7/7 20:18:31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真正的爱是很不容易的,更何况是两个受过伤的人?看到最后,很欣慰
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
登陆罗曼书香门第>>
我要注册>>
用户名:
密码:
@2008年罗曼书香门第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安全提示
客服邮箱:puwendong@tsinghua.org.cn
浙ICP备2022001336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