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学院派交友网站
心碰心测试
心碰心测试
您的邮箱:
您的呢称:
性 别: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我要投稿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友美文
博士是什么东西?
    作者:  lidel 发布时间: 2010/3/25 10:55:36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
我要说博士是什么东西,估计会显得有些信口开河,一是因为我现在还不具备这样一种身份,并不了解博士究竟是什么能做什么,二是因为博士毕竟不是东西,这样说来就带了些鄙视的嫌疑,只是即便我说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料想也没什么关系,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们说得对还是错,而是我们根本就不去说,乃至将一切都掩藏在和谐稳定中并以此显示我们与口号的高度一致以表明我们与其他人都是一个阵营中的人。在某个时候或某些时候,沉默意味着反抗,我什么都不说似乎就意味着我对现象的不认同,毕竟我并未表态,但现在的沉默却越来越等同于认同,我们甚至可以制造声势浩大的沉默,乃至于所有的喧嚣都是沉默的表明,就那些热烈的掌声而言,我们才会发现原来矛盾真是如此地对立统一。所以,即便说得索然无味或显得陈词滥调,或是胡说八道乱侃一通,我还是要说出来,以证明其实我并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一个有话可说有话能说的人。

言归正传,暂停废话。我之所以会想到谈博士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源自两段对话,两个我自己搞不明白却又为别人做解答的问题,在对话中成为主题,一是什么人能读博士,二是博士毕业后能做什么。两者之间其实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抱着什么目的来读博士会影响到毕业后去做什么,尽管这样的联系并非必然的,但谁也不能否认,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情,并不是由于之前的那一次选择决定的,而应追溯到很长一段时间前与此相关的选择。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我这样的人已经在读了,但并不意味着如我一般的人都能读,或是与我不同的人就不能读,至于第二个问题,现实中也能提供不同的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因此并无绝对的唯一的参照,前者是多对一的关系,后者则是一对多的关系,都不可少的乃是选择在其中的作用,总而言之,选择决定结果,即便其中的过程也逃不过选择的覆盖。

上网时,有个师弟给我发来消息,问我应该如何应对考博,并明确地告诉我他有考博的打算,不是因为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专业的热爱,而是因为就业压力太大,我虽对他抱着这种目的求升学不能苟同,倒也不厌其烦地跟他说应注意些什么,仿佛自己已经经验丰富通晓一切。据我所知,这位兄台不仅在考博这个目标的追求上没有多少价值上的考虑,平常也不见其在学术上的成绩,甚至文章都写得磕磕碰碰,看后能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我并不能否认他要考博也是他自身的一个追求,也不能跟他说他就不适合考博或读博,因为我自己也是废柴一根,却也冠冕堂皇地坐在教室里充当了博士生。曾跟同学开玩笑,我考上博士对师弟师妹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一是他们很多人都将考博当成了毕业后的一个选择,二是有些人把浙大当作了候选学校,因为他们觉得就我这样一个论文没发表几篇甚至不会写论文的人都能考到这里来,而且甚至并没怎么费力,他们自然也有更多地理由考上,当年考研他们也都是这么过来的,不就是一个考试么。只是,我并没有理由跟他们说,我没有写论文并不意味着我没有思考,就我不喜欢以论文为表达思想的唯一途径而言,我反对将这样的一种研究与学术等同起来。我更以为学术不能仅仅是所谓的专业研究乃至文章的拼凑,学术不能缺少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研究的执着,我们不能只是那些显示规范与严谨及量化的科研论文的制造者,因此我更倾向于将思考以随笔的形式留下来,这同样是研究的一种途径,而且在排除了那些功利性的目的而言,这样的研究更能让研究者从自己兴趣与感受出发得到切实的体会,而不会是忙于这样那样的格式与套路的模仿。当然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种选择,并不意味着他人这样做就是不对的,我甚至也很羡慕那些有想法就能形成文章的人,而且我不能否认确实有人也是以这种方式体现着他们对学术的热爱与智慧,只是太多的人已忘了学术研究本义是什么,而将它当作了一种工具,少了自己的情感。若我告诉他们我没有写科研论文,但自己平时写的文字已累积二十多万字,他们肯定也会认为不值一提,因为这样的文字毕竟没见过世人,而且也不能体现学术研究的价值,甚至根本就不属于学术研究的范围,毕竟无论考研还是考博乃至工作中的评价都要以正规的数量和质量为标准,我的文章不过是自娱自乐的一些牢骚罢了。我也并非要说自己写的东西就与学术有关,但它们至少表明我从未放弃思考,不意味着读书期间我也如许多人一样终日无所事事,直到要毕业时才想起要通过升学来逃避永远无法逃避的责任,而且无论考研还是考博都源自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学术的向往,是这样的支撑力量让我在内心感觉自己总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完成,而不仅仅是因为外在的那些就业的压力或他人都选择如此。生活中没有榜样,因为即便我们眼睛都盯着别人,我们也只能走属于自己的路,没有一条他人走过的路可以复制,因为很多时候他人并非我们所看到的样子,他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他自己的理由,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有去这样做的同样的理由。因此,究竟什么人才能读博,我也不能给个限定,这么多在读及获得博士学历的人并非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条件,而且其中有不少人与那些出于不同理由想考博的人属于同一行列,也正是这样的人让那些人看到了希望,这是一种状态,与他究竟如何考来无关。但我得指明,抱着逃避就业压力或是转移就业压力来考博的人,即便考上也会失望,因为尽管目前在政策层面上我们的博士生培养多少已带有这样的一些成分,对学术没有追求热情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仍然会失望,在毕业的时候发现自己从事的其实与没读博一样的工作时落差感也就越会强烈。对知识永无止境的探索应该是一个人追求学业的内在动力,也是这样的一种动力保持着我们在过程中乃至获得最终结果时的热情,任何出于其他目的而来的人即便能获得满足,也不能与之相比,因为任何现实中的拥有都有着明显的衡量和比较,也就总是能发现差距的存在,真正追求知识的人不会觉得这样的差距有多大的意义,因为他所有的奋斗都将转化为知识成果的形式体现出来,而这种成果无需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获取价值。

晚上和同学一起吃饭,聊到本期毕业的一个师姐在南方某大学找到一份工作,起先觉得还是不错,毕竟那个学校的待遇算是蛮好的,但得知她在那里做的是辅导员时,我立即表现得很是惊讶,而同学对我这种惊讶表现得更为惊讶,甚至反问我博士毕业后不去做辅导员还能做什么。我并非要贬低辅导员这个岗位,每个岗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任何从事这个岗位工作的人都能从中获求价值,无论是实际的拥有还是精神的满足,其实质都与我们从事其他岗位工作的人没有多大的区别,我的好友也有在做辅导员的,而且我大学时也切实感受到了一个好的辅导员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只是,若博士毕业后也只能当辅导员,这究竟是说明我们国家高校学历层次的提高还是我们博士培养的悲哀呢?我并不能作答,因为这可能并非一种普遍现象,而且做这样选择的人肯定还有其他的理由才会选择这样一个岗位,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当就业的压力随时都如压在在校学生神经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时,我们内心已经渐渐趋同于博士毕业也只能做辅导员这样一种认识,这确实是我们的悲哀。我这样说似乎又有了抬高博士身份的嫌疑,以至于前面所说的不贬低辅导员这个岗位的话显得如此苍白,我之所以这样说不是因为博士不能做辅导员,而是觉得博士应该做更多的事,毕竟辅导员是本科毕业后的大学生就可以做的事,是一个可以通过在职培养进行学历提升的岗位,将博士放在这样一个岗位上不会是大材小用,但也绝对是人才浪费,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并不希望多年的培养出来所做的确实一般的学生工作,而将博士本有的研究能力消散在繁琐的学生管理中。实际上,随着本科扩招已越来越满足不了学历社会的要求,硕士生扩招已不再是一个我们回避的话题,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硕士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与研究无关,多是做了辅导员或是教辅人员,但中国毕竟还没有到博士也只能做辅导员的境地,我们的人才储备毕竟还没如此之富有。众所周知,一般学校的辅导员都处于行政的底层没有权力,又少了学术话语而没有地位,博士去做辅导员实际上是对博士本人的否定,也是对中国教育培养出的产物的否定,尽管我们本就对教育抱有的希望不大,但我们正是在这不大的希望中让一切都变得有可能,只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将这种可能偏向了我们所要批判的一面。有人会说我这样的辩解会是苍白的,也是徒劳无力的,因为博士并不能与实际的岗位脱离开来,做学生工作同样可以成为研究的一种途径,乃至其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我并不否认这一点,但就我们的学生管理而言,将博士放在辅导员的岗位上本身就是对研究的一个讽刺。博士要生活,而且与生活密不可分,但博士是思考生活的人,不是创造生活的人,是在思想中自由遨游而不是限于制度规范的人,是为理想和意义追求而不是贪图实用工具的人,是实现人生圆满而不是拘困一时的人。我们现在过多强调成果而不注重价值,将工具理性与功能主义悉数搬到大学校园里,以至于读书和教育别个人发展列为次席,如何谋取利益却成为许多学生的首选,即便看起来目标明确,却也过得迷茫懵懂。若博士做辅导员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我们的内心也总是觉得这样做并无多少疑问,乃至以为这是就业观念的转变,我不得不说这种转变表明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确实做得够强大,同时也表明着教育本身已退居政治的背后,纯粹成为了一种工具,而没有了它对人意义与精神世界提升的价值。人,总得追问一些意义,才能有价值,就博士而言,总得问问自己获得这样一种身份除了所谓的工作之外是否还有更多的意义可问,是否真的能让自己在这个世界里获得更多的价值以不那么实用那么空虚。

因此,博士究竟是什么东西,要看他究竟是什么做的,以及他被用来做什么,因为他本身该是什么我们都很清楚,只是我们将其放在了其他的位置上而使他变成了另一个样子,这也就更加影响了那些想具备这一身份的人并不去问它本身的意义,只是将其展现出的样子当成了它本来的面目,乃至以为它本就是这个样子,将这样一种认识扩充至整个群体,也就整个地歪曲了事实。当我们被他人说成是东西时,我们总是觉得很讽刺很别扭,但若我们不是被当作东西东用西用,我们就得有一个人的样子,要活出人的意义,我这并不是否认博士乃是有用的,而是强调博士应该用得恰当,该是英雄有用武之地。当博士毕业后只能做辅导员时(我这样说得有些绝对,但既然博士可以被用去做辅导员,也同样会被用于做其他本不应去做的事),那些想考博的人不会认为既然读了也只能做这一行而放弃,反而会以此为动力表明自己同样可以来读,因为他们看到整个形势已是如此,他们的选择已不再由他们自己做出,更不因为博士这个身份所具备的意义所吸引,他们如此做只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如此做,而没有其他的意义可寻。若真如此,若博士的门槛也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放低,若博士生毕业后也跟本科生一道去抢饭碗,想必我们更多的人也只能感叹生不逢时了,因为在社会或国家面前,任何个人都会被当成牺牲品而放入不被看重的境地,所有一切不是因为外在条件不够完善,而是因为我们自身不够努力,即便我们本就经过一路的奋斗获得最终的悲哀,那些已站在另一处的人们也只会摇头摆脑地指点一切,仿佛他们与此毫无瓜葛,在显现出一脸的无辜后继续做些让其他人趋之若鹜的事情。

 作者: lidel   回复日期:   2010/3/25 11:02:21
 
这篇文章,写来已久,一直未发,怕言多必失!今日群里聊天,提到北邮一自杀博士生,其遗书写得感人至深,其遭遇让人叹息不已,逝者已矣,活者犹悲!体制会扼杀人,但更多人会活下来,我们没法以所谓的尊严来对抗社会的黑暗,但自杀式的逃避和投降,绝不可取!
 作者: 九天   回复日期:   2010/3/25 20:59:38
  长篇小说啊。建议分行变成诗歌更方便朗读。


博士在和本科生抢饭碗,本科生不也正在和小学生抢饭碗吗?
读书多少和赚钱能力强弱不一定成正比啊!
读到博士只能说明你在某专业上比别人强,
并不代表你能赚到比别人更多的钱。

每天跑步的人不一定活得比从来不运动的人长
不吸烟的人也可能比每天一包烟的人更早得肺癌死掉
呵呵。瞎比方一下。

只要你把博士一定能找到比本科生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这个想法灵活一下
你就平衡了。

你说到博士去干辅导员,我还真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优势。
因为这种事,本科生说不定干得也比你好
而且,人家比你更低调。所以,干嘛要用你啊。呵呵。
所以我想,博士还是留校教书最好  
就不要想其它的了
哪里的土长出来的树,就肥沃哪里吧。
放其它地方,指不定活不活得了。
 作者: 明月   回复日期:   2010/3/25 23:19:38
  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各人选择自己的路。

“博士要生活,而且与生活密不可分,但博士是思考生活的人,不是创造生活的人,是在思想中自由遨游而不是限于制度规范的人,是为理想和意义追求而不是贪图实用工具的人,是实现人生圆满而不是拘困一时的人。”

我想,博士是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的,实现自己的自由和人类的自由的人。把心态摆正,尽量找到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一时不能到位就慢慢来,不断地调整和努力。

博士成功的路也不止一条。博士就是普通人。博士不是什么都知道。所谓博士,是在某一个领域有渊博的知识、深入地研究,是专业领域的专家。所以一方面对自己要自信,另一方面也要谦虚。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有市场的产品才是好产品,能满足需要的产品才有价值。所以博士作为拥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人才,要善于找到自己的位置,为自身价值和社会需要的价值产生契合点,拉近彼此的距离。教书、创业、其它都可,只要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价值。

生活是基本的,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真正的博士不是空有学历头衔的书呆子,而是有卓越能力、善于利用,有利于人类自由、社会进步的可贵人才。

LIDEL说得好,不要因为无知者的谩骂而沮丧,也不要因为无知者的称赞而自喜。作为一个真正的博士,应该有一种中国古代“士”的精神,有自己的坚持。对自己要有信心,无论不幸或幸运,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是一种愚蠢,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是一种辜负。

做人要善于放下,不要执着于应该怎样。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只能自己努力去找到契入点。然后找到转机。

无论是在大学也好,其他行业也罢,博士首先要坚信自己是博士,然后忘掉自己是博士。

我想,如前所说,为人类的自由而努力的人,才是真正的博士。

当然,社会应该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尊重博士、善用博士,为他们创造条件,更好地发挥才能。用人所长。





 作者: 连连看   回复日期:   2010/3/26 11:13:38
  巨篇,给个梗概吧
 作者: erichang   回复日期:   2010/3/26 17:56:58
  我来总结下,博士是东西,又不是东西。
 作者: 九天   回复日期:   2010/3/26 18:56:50
  博士是好东西!
鉴定完毕!
 作者: 九天   回复日期:   2010/3/26 19:01:47
  为一份好工作或者为赚大钱而考博士这个想法在博士毕业后申请作废
因为他的有效期到了
再下去就变味了  吃了反而对你有害

说话
建议分行
建议简练
建议切中要害
建议注射瘦肉精
不要太多肥肉
 作者: lidel   回复日期:   2010/3/26 22:45:57
 
诚如那天群里聊天所言,他的自杀,源自于他希望的用知识创造财富乃至改变命运的希望的破灭,徘徊于清高与低俗之间,发现自己的书香味和想要的铜臭味格格不入,以这样一种逃避甚至投降的方式放弃了自身的责任。诚然,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但缺少改变的勇气,实际上他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来换取更大的尊严,因为活着本身,就已表明尊严不曾消失。他意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但并非他一个人面临这些情况,如果认为自己学历高就应赚更多的钱就认为前期的回报可以短期内回收,多数直接读博的人恐怕都要失望,因为相比六年前就已毕业的本科同学,他在30岁到40岁这个时间段里会过得相对辛苦,而别人可能已成家立业。很多东西可以重新来过,但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自以为是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人时,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远处,看看那些生活得更加卑微、凄惨的人,是如何证明生命的坚强的。

既然本就从社会底层走上来的,又何惧再走一次?
 作者: lidel   回复日期:   2010/3/26 22:47:09
 
回九天,我发现人越胖,废话越多,以我为例,哈哈!
 作者: doublefly   回复日期:   2010/3/27 9:29:33
  随笔嘛,洋洋洒洒不为过。诗歌就不同了。建议楼上的随笔之余写写诗。
 作者: 明月   回复日期:   2010/3/27 15:27:09
  鲲鹏扶摇九天之上之前,是一条潜在水里肥美的鱼。
 作者: 明月   回复日期:   2010/3/27 15:51:21
  优秀的人不是以学位来衡量。但是,优秀的人读博后会更优秀,因为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和熏陶,眼界和心胸不同。

其实,在某个领域找到至高真理的方式方法,和其它领域是相通的。

不要以为博士是书呆子,我遇到的博士都很聪明、灵活。

思维是财富。在这个领域适用的,在其它领域也适用。

因为道是相通的。
 作者: 九天   回复日期:   2010/3/28 11:05:03
  lidel  你是肌肉太多      沉重

看了你的文章
我心也平了  
争啥呢  没意思  
我越看人生越短  我都半截入土了
好在现在退休了  也不想赚太多钱  
闲着干点自己喜欢的事  

书读到博士便无书可读
我不是博士  但还真开始有这种感觉了

为减肥把标点符号省了
仔细看看还是全篇废话
 作者: 九天   回复日期:   2010/3/28 11:15:43
  我不懂写作
我对诗歌的理解就是随笔遇到标点符号就打回车
然后再回头把标点符号删掉

对古体诗的理解就是把字典里的字分别拣出来
然后放在桌上打乱
再逢七逢五逢三列成行
 作者: 九天   回复日期:   2010/3/28 11:45:27
  有一个长相很平常的女人
她一生为此自卑
认为事业和婚姻的不顺都与此有关

自卑的原因就是因为她认为自己应该是个美人
如果她认为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平常之人
她的生活也就会和其它人一样

这个美人是她想象出来的
这种想象可以暂时给她一丝安慰
就如同你认为博士应该比本科生有更好待遇的想法
让你完成了博士的学业

然而最后毕竟要回到现实
接受这个现实是有点难的
但是好在
我们可以慢慢玩
 作者: 明月   回复日期:   2010/3/28 11:50:47
  干嘛老想着待遇呢
九天姐姐
 作者: lidel   回复日期:   2010/3/28 19:47:06
 
你说这世界充满了忧伤,
我却无时无刻都感觉,到力量,
也许痛苦意味着成长
让我在前进中找到了方向。
你说你总有太多的不甘,
我却无时无刻都感觉到平凡,
也许是你给我的温暖,
让我从此都不再感到迷茫。

一直看一直望,
带着梦想去远航,
只为到达一个彼岸。

你以为自己能找到天堂,
忘了我就是值得留恋的港湾,
当我们都变换了模样,
是否还能想起曾经的流浪。
你总是担心关注的目光,
忘了真实的东西不需要隐藏,
当我们都已彼此习惯,
是否还会期待明天的太阳。
总在盼总在想,
带着梦想去远航,
只为寻求一生平淡。

以上,算不算是九天说的诗?为读来通顺,还是保留标点O(∩_∩)O哈哈~
 作者: 龙麟   回复日期:   2010/3/30 7:00:30
      作者:    lidel            回复日期:            2010-3-26    22:45:57      
      
          
诚如那天群里聊天所言,他的自杀,源自于他希望的用知识创造财富乃至改变命运的希望的破灭,徘徊于清高与低俗之间,发现自己的书香味和想要的铜臭味格格不入,以这样一种逃避甚至投降的方式放弃了自身的责任。诚然,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但缺少改变的勇气,实际上他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来换取更大的尊严,因为活着本身,就已表明尊严不曾消失。他意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但并非他一个人面临这些情况,如果认为自己学历高就应赚更多的钱就认为前期的回报可以短期内回收,多数直接读博的人恐怕都要失望,因为相比六年前就已毕业的本科同学,他在30岁到40岁这个时间段里会过得相对辛苦,而别人可能已成家立业。很多东西可以重新来过,但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自以为是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人时,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远处,看看那些生活得更加卑微、凄惨的人,是如何证明生命的坚强的。      
      

不要人云亦云,就会把自杀归因于自身心理.  
自杀也是对社会对制度的一种反抗一种表达  
难道王国维也是"软弱"吗,难道陈天华也是"逃避自己的责任"吗  
 作者: lidel   回复日期:   2010/3/30 7:02:44
  谢龙鳞回复!在博士生自杀这一点上,我多数时候都认为是自身原因造成的,或许是因为我还是个博士生,接触到很多博士生都在自认为或是人为的逆境里生存着,也就没有把社会和国家这个因素考虑进来。当我看到他说自己给母亲买一百块钱的东西都买不起时,我当然会认为他可能并未学以致用,需要钱,但又少了赚钱的途径,或者也可以说少了真去赚钱的想法。  

实际上,我一直都认为现在教育是政治和行政造成的结果,无论是从大形势上的乱,还是从个体的发展而言,我们只看到了美国大众化的数字指标,而没有看到他们的社会发展到了可以容纳的程度,没有看到他们配套的系统,所以,我才会说我们的教育是政治的附庸,是政客的玩偶。我跟同学聊天时,也说过,尽管读书是很多人自己的选择,尤其是选择读研读博时很多人其实都可以选择去工作,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若国家没有扩招,没有提供这么多入学的机会,即便报考的人很多,读的人也会很少,很多人就会选择其他的形式而不是升学。从这一点上来看,是所谓的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让我们有了继续孤注一掷的机会,希望三年后能将前期的投资都回收!
 作者: 九天   回复日期:   2010/3/30 12:24:52
  相同重量的金子总是比相同重要的银子值钱
这是勿容置疑的
只要别希望能得到比现实中实际能给的更多就成

诗不错  眉清目秀  鼻子是鼻子  眼睛是眼睛
我水平低  只能算半懂不懂吧
反正


为什么我不能谈待遇呢?明月MM
越是回避一个问题
真相就是,特别重视这个问题。
就象越害羞就越说明你爱他。

况且,待遇这个问题也不是我提出来的
要是学校每年给楼主发50万,他还发这种劳什子文章干什么


 作者: azou   回复日期:   2010/3/30 20:37:22
  晕死,LZ是文学博士吧?
太长了,给写个目录提纲吧
 作者: 明月   回复日期:   2010/3/31 2:30:36
  诗要写得好,功夫在诗外。
不只是为了待遇去努力,发展空间更大。
看淡不是逃避而是为了看清。
平心静气,认清自己。
找到幸福的关键
不断学习和成长——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拓展生命和视野
 作者: 明月   回复日期:   2010/3/31 2:32:35
  不屈从于命运,做自己的主人。
 作者: 明月   回复日期:   2010/3/31 2:39:55
  逃避就是爱吗?九天姐姐,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呢!谁又说得清楚呢?
 作者: 小钻   回复日期:   2010/4/4 10:09:22
  有的看,没得懂.和你们比,感觉我就是一个文盲.不管做什么心态很重要.而且要快速调整自己.先要生存,再去生活.人在现实中,不能一辈子躲在浙大这个世外桃源里.如果能做到一辈子愿意甘心守候,也可以.眼睛就不要望着外成的世界,一定吃不消的...心里素质再强,也会被击退.读名校,高学位,都是一群优秀的人,从小在众人的手心里,赞扬声中长大.常说少年得志也是一种悲,庆幸自己过早解脱,发现自己的不足,在痛苦中不断折腾,到现在方能生存.
博士一定有是有很强的能力,从心里佩服.如果毕业了,就会以另外一种身份去工作,那就忘了博士的身份吧..在新的领域里再成为强者.人生有很多个结点.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总会有新的目标,新的起点.在学习的时候,你赢了..在下一个阶段,从头再来.
 作者: 上帝遇见鬼   回复日期:   2010/4/7 10:20:59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好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某地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你快点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滚蛋。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在生产线旁边放了台风扇猛吹,空皂盒自然会被吹走。      
 作者: 明月   回复日期:   2010/4/8 1:53:41
  思路很重要。
 作者: 闺秀   回复日期:   2010/6/10 13:25:25
  呵呵,我回答你博士是什么东西吧:PHD,简称:永久性脑坏死(permanent  head  damaged)。嘿嘿,当年我对某人说这个词,他很受伤,说我不尊敬他......  希望这次,我没伤害你幼小的心灵哦~

我一朋友根据这个歪理说,硕士是半个脑坏死,看来,只有我们小本的脑袋才是全好的啊,嘻嘻^-^

请你继续勇敢地读书下去吧,让别人无书可读,哈哈
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登陆罗曼书香门第>> 我要注册>>
用户名: 密码:
                    
@2008年罗曼书香门第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安全提示
客服邮箱:puwendong@tsinghua.org.cn
浙ICP备20220013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