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学院派交友网站
心碰心测试
心碰心测试
您的邮箱:
您的呢称:
性 别: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我要投稿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友美文
奥运拍案惊奇
    作者:  小筑 发布时间: 2012/8/15 13:05:50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      伦敦奥运会的圣火终于在一夜喧嚣的狂歌热舞之后熄灭,中国奥运代表团四年一期的奥运周期已然结束,关于奥运会的各种总结也在不断更新,笔者作为铁杆体育迷,渡过了半月有余的不眠之夜和无眠之夜,各类奥运赛事也在我的半梦半醒之间尘埃落定,但他落下帷幕的时候,我却心存凄然。
千面奥运,千般人生,有新王加冕、传奇绝唱、速度极限、胜者欢笑、败将热泪,也有进一步天堂,退一步地狱,还有闹剧戏谑、争议判罚、媒体乱弹、退赛表演,一届奥运让各类势力争相角逐,你方唱罢我登场,时有让人拍案惊奇之感叹。
      拍案惊奇之一:举国体制的探讨
      举国体制,这是中国特色,也是中国体育竞赛的基本结构,我们无须辩论举国体制的长短,而是需要思考举国体制下的体育强国梦想。无可否认的是,举国体制造就了中国体育大国的地位,中国在08年北京奥运会达到金牌第一的顶峰,在本次伦敦奥运会上金牌总数也排名第二,因此举国体制带来的金牌突破和优势项目上包揽成为中国取得优异成绩的不二法宝,这是后苏联和东德模式之后继续探索,成为极具中国体色的独特体制,但在体育领域区去政治化和多元化的当代政治语境中,举国体制却受到多方面质疑和挑战。
        让国人一度骄傲的北京奥运被奥委会主席罗格称为“无以伦比”且“无法超越”,然而这无以伦比和无法超越的背后,是举国体制下穷耗千亿的金元奥运,是不计代价和成本的政治秀场。在一块块金牌的背后,是体育总局、地方政府、省市体育局、体校、国家单项体育协会、各类中心、教练员、运动员结成的利益共同体,他们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举国体制带来功利化的政治体育,功利性使得中国的奥运项目集中在小球和冷门项目,这些运动员像流水线一样被生产出来,而在职业化程度很高的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项目成绩一直乏善可陈,功利性使得奥运选拔制度不是按成绩而是搞平衡,造成最有实力的运动员不一定能参加奥运会,于是他们远走他乡,改换国籍以换得一块金牌。
          举国体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迅速将中国打造成金牌大国,一方面又无法完成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跨越,或许曾经东亚病夫的形象太过于刻骨铭心,形成“唯金牌论”的成王败寇法则,背离了基本的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
拍案惊奇之二:运动员的生存探讨
        奥运金牌,这是一个运动员数年乃至数十年高强度训练希望获得的终结目标。运动员千磨万难,穷奇半生以期获得一块金牌,也只有获得金牌,才能得到奖金、住房、荣誉。在中国,运动员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太多的期待、太多的意义,他们负重太重,他们苛责太多,他们要么是功臣和英雄,要么是罪人或废人,运动员一生的荣辱得失,皆在于是否能取得一块金牌。
在以“感谢国家”为导语开头的感谢词中,运动员首先是国家的财产,其次是父母的财产,最后才是自己,中国的体育体制一直是压抑人性、抹杀个性的畸形怪物,运动员在奥运周期内都如集中营似的集中训练,他们既无法自由的进行社会活动,也不能自由的与家人朋友联系,成功了也许会被塑造成神,成为商业利益和长官意志双重绑架的利益品,一旦失败,也无法全身而退,成为众口质疑和耻辱的标志。
          运动员如果没有得到金牌,在没有取得更好成绩的利用价值之后,则被弃之如敝履,带着一身的伤痛退役,然而大部分运动员都身无长物,没有知识,缺乏可以维持生活的技能,他们往往无法在社会上获得认同,成为中国体育体制的牺  
牲品。
          拍案惊奇之三:奥运会对普通民众的意义
          奥运会来临之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对朋友说我对奥运会哪些赛事感兴趣,希望能得到热切的回应和相互探讨的激情,但大部分的朋友都是漠然一笑,毫无兴趣。奥运会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也许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后,国人从热情的顶点降落到失望的深渊,曾经让国人骄傲的奥运金牌也毫无意义,奥运的热情被沉重的现实压力消解,被繁忙的工作,高企的物价,背负的房贷所困缚,无论中国在奥运会取得多少金牌,仍然无法改变偌大的城市找不到踢球的地方,找不到打篮球的场地,找不到随时可以放松心情跑步运动的绿地。再加上对体制的矛盾心情,大部分普通民众认为奥运只是一场与己无关的游戏。
        拍案惊奇之四:金牌之外的人性光辉
        在伦敦的赛场上,我们再次见证了博尔特的速度极限、梦十队的艰难卫冕、孙杨的击水狂哮、林丹的传奇续写,也同样见证了伊辛巴耶娃的谢幕一跃、埃蒙斯的最后一枪。成功固然伟大,失败同样值得尊敬,在见证一个个新星崛起的时候,也为老将们最后的表演喝彩,赛场如同人生,一样需要吐陈纳新。
然而更令人感动的是,是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自强不息的非普通人,乒乓球场上的断臂维纳斯帕蒂卡,刀锋战士皮斯托里乌斯,他们虽有异于常人的身体,但强大的心志让他们与正常人同场竞技,用行动证实了身残志坚的人性精神,而体操常青树丘索维金娜身体,更是体现了伟大的母性光辉,“你不痊愈,我怎敢老去”,为了孩子的医药费,她毅然在37岁时第六次参加奥运会,她比冠军伊兹巴萨大15岁,比亚军马罗尼大20岁,她用母爱谱就了一曲伟大的生命赞歌。
拍案惊奇之五:回归奥运精神
        无论如何评价伦敦奥运会,奥运会本身都是人类历史上在和平时期,全人类共同参与的集体盛典,尽管有政治的角力、文化的差异、意识形态的对立,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各国运动员都献上了一场场值得铭记的伟大的表演。
        在遥远的众神国度古希腊,爱琴海的微风吹过克里特岛的礁石,
我放佛看到古希腊竞技场内那些古铜色皮肤的男子在进行着铁饼的比赛,他们都有着大卫般健美的身材,有着地中海般湛蓝的眼睛,他们用力与美的运动,第一次将奥运会的精神传到各个自由的城邦,而他们的奖品只是野橄榄枝叶编程的桂冠。
        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将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做为基本精神写入了《奥运宪章》,用三十届百余年的时间来践行着这些伟大的精神,现代奥运精神也在不断的拓展着这些外延和内涵,而闭幕式上给男子马拉松比赛的颁奖意识,又重新回归了纯粹和美好的奥运精神。

      无论是快乐还是荣耀,悲伤还是遗忘,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奥运会的解读,而在这些背后,我收获了一个纯真的笑容,那便是在西湖水边上成长的叶诗文,西湖的弱水织染了她柔弱的江南性情,她却在水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在还没有被成人世界污染的眼睛中,我希望她能“保持冷静,继续前行”,收获属于自己的光荣和梦想。

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登陆罗曼书香门第>> 我要注册>>
用户名: 密码:
                    
@2008年罗曼书香门第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安全提示
客服邮箱:puwendong@tsinghua.org.cn
浙ICP备20220013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