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学院派交友网站
心碰心测试
心碰心测试
您的邮箱:
您的呢称:
性 别: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我要投稿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友美文
重拾青春
    作者:  caizhihai 发布时间: 2014/1/3 20:59:04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曾将自己的QQ空间名字改为了《再见,青春》,就在今年的某个时候。一是出于对音乐人汪峰的同名歌曲的喜爱,二来也是对站在28岁路上的自己做一个提醒。很难说对青春消逝的过程很钟意是怎样的一类心态,或许对当时的处境有那么点失望和失落,又或是比较颓废,现在想来,应当是在那一刻、那一日、哪一年,我暂时地失去了生命中能令人前行的,最重要的那个特质---热情。
        走过27岁生日的时候,我已大学毕业2年,在萧山工作,过着日复一日规律的生活。工作的状态也从最初的稀里糊涂从早忙到晚,变成了驾轻就熟常常偷偷懒;从头一年的周一工作到周日,变成了想休息就休息;从一开始的对每个订单坚持不懈跟到底,变成了挑三拣四懒得赚小钱。算上28岁这一年,已是三年,人生如有90年,这就是三十分之一的时间;人生最好的时间只有三十年,那这三年就是精华部分的十分之一。这种变化实在令我恐惧,原因很难言述,但就好像陷入了一个深深的陷阱,越来越难以自拔,最后只得绝望的沉沦,如果可以,我真不希望继续下去。
        我那时会回想起以前的光阴,从小学时代懵懂的积极向上,一直思索到大学时代的渴望拥抱全世界,我始终希望冲破自己对自己、家庭对自己的束缚,这是向上向前的热情。后来更清楚的明白,其实我们是在挣扎着逃离来自社会文化的压迫,因为文革以后的中国社会的特质是缺乏尊重的、自私的、胆小内向的,而我们接受的教育是相反的,且不真实。但无论如何,最终,二十多年的学习和改变、这些努力的结果和所得的认知,都在对父母的愧疚、心酸之中化为泡影,像候鸟一样,飞得再高再远,还是会回家。反而,那个像刺猬一样永不放弃的亲姐姐,去了法国,三年未归。
        在28岁的夏天,我选择了逃离陷阱,重新开始。
        让我最担忧的是家庭,但父母对我的深深的爱,令他们再一次,尊重了我的选择。母亲的身体不好,每况愈下,今天她和我说了一个事,有一天雷雨交加,她一人在家,于是父亲从外地连夜赶回家,母亲要他别冒大雨回来,父亲不管,回来后气呼呼得说,你儿子走前说了的,你现在是我照顾的,他可不在家。我听的很心酸,尽管没有了我,父母还是能好好的,但我没能在他们身边尽孝,感恩之外,只剩愧疚。父亲希望我出去,他说,你不要担心家里,爸妈会好好的,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好好干!我那时有些犹豫,想不通。稻盛和夫在《活着》写道:小孝在陪伴,中孝在继承,大孝在超越。若是只能做到前两者,从最后一个意义上说,便永远不是最孝顺的,慢慢的,我开始明白了。
        走出来之后,明白的,才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了这二十多年来的总和,好像之前的读书、工作,都在为现在的”明白“做积累,令我的心灵在沉淀中得到更多。
        其一,应当”求真“。南怀瑾老师在他的所有论著中开宗明义地讲到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些批评的人,若不懂所批为何,又何来批评呢?就如现在人批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人伦礼仪,就如以前人们批孔子、批四旧、批民主、批科学,在批评之前他们可否曾好好研究过什么是中国文化、什么是民主科学?如果没有,那么又有什么资格批评呢?仅仅断章取义地依着意愿宣泄,这是在令文明倒退。又好比我们自小到大的教育中,批评蒋介石、国民党、美国、日本,可共-产-党可曾真讲的出原因,真能将这个批评放到公开、公平的环境下去辩论?再愤青一步,说起近来的反日活动,那些被鼓动的人们,是否真的知道,他们反的是什么,而事实的真相是什么?我不敢有任何动作,不是因为我不爱我生活的国度,而是因为我没法上Facebook、BBC、Twitter,我不了解事实的真相。
        其二,应当是”简单“,所有的道理,越是接近真理,便越是简单。想到这句话,是因为我对孔子、对《论语》深深拜服。小的时候,很讨厌古书,因为看不懂;现在看懂了,如获至宝。举例,孔子对人的最高评价,是对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深夜的时候,慢慢品味这句话,细想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境界?又,古人有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这是多么通达的道理!对孝的态度,关键是在心;而人欲,只要不是做恶迹,都是能理解的。现在的报纸、杂志时常诉说的各种孝行恶迹,欲要阐述的道理,不就是这句话么!道理简单,进而让我明白,做人亦是如此,简单的生活和工作,才能令人更为专心致志,全身投入。其实,我们需要的不用很多,再多的物质、财富,替代不了内心的空虚,没有归属感的富翁,永远只是花花世界里的乞丐,而需要的越少,内心更安定,得到的才越多。
        其三,是“热情”。热情是一种渴望,对真理、美丽、卓越的向往,对成功、完美、和谐的追求。保持热情,能令人打开心灵,对抗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越是对生命充满热情,我越开始是明白,人类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黑与白,永远不是那么分明,没有绝对的黑,也没有绝对的白,人的一生总是在黑与白之间徘徊。而我,如果没有对自己充满热情,不能将热情贯穿身心,便越不能斩断心中的杂念,控制不了自己,战胜不了自己,将会和以前一样陷入颓废的陷阱,失去自我。追求自我,其实就是用心唤起自己人格的过程,这过程中的燃料,便是热情。
        好啦,叨叨絮絮发了这么些牢骚,很久没有写文,写得不好,看得人多谅解一下。笔记本快没电了,星巴克的巧克力也冷了,咖啡店的环境很闹,就像这个时代一般,而未来的路又很长,现在我还没到30岁。要在这喧嚣的长路上走下去,要学的还有很多,重拾青春,保持热情,继续前行。
        谨以此文与我的朋友们共勉。
  
2012年9月23日晚
杭州,庆春

 作者: 曼特宁LA   回复日期:   2014/9/1 22:09:39
  看了你的文章,感觉你的理想其实已经渗透进生命    “理想是有一间满载经典的大书房、有一副能背包走遍千山万水的躯体、有一个能承受尘世间任何轻重的灵魂。”
现在这个社会,很难得有男生能够静下来读书、藏书、做文章,佩服。
 作者: 逸清林   回复日期:   2015/1/7 13:35:41
  赞!
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登陆罗曼书香门第>> 我要注册>>
用户名: 密码:
                    
@2008年罗曼书香门第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安全提示
客服邮箱:puwendong@tsinghua.org.cn
浙ICP备20220013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