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学院派交友网站
心碰心测试
心碰心测试
您的邮箱:
您的呢称:
性 别: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我要投稿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友美文
生活,不能失落
    作者:  yitiaozhangzi 发布时间: 2014/9/9 15:09:45
<div  style="display:none">fiogf49gjkf0d</div>发现《失落》(The  Inheritance  of  Loss)这本书,纯属偶然。因为我很少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借书,即使有,也因为找不到或者找得不耐烦而放弃。然而这么一来,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其中也不乏惊喜。
基兰•德赛的《失落》就是这么个意外的惊喜。因为没有具体的目标,面对书架,我首先凭书脊的设计来判断,继而根据书名、作者及所属国籍来决定是否抽出来察看。
简洁而相对精致,是我对书籍外观设计的第一要求。因此,浙图中文文学图书借阅室的美国新书架往往就不多做停留。那里的色彩总是让人目眩,而书名则带着奇幻、太空的味道(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凯鲁亚克的孤独系列),我不喜欢。除此之外,旧书架、亚洲架我也很少光顾。这样,我的搜索范围就大大缩小。《失落》大概是管理员放错了位置,或者哪个粗心的读者当作代书板遗忘在英国文学的架子上。封面上立着一朵相当大的花朵,后面冷冷的石头山尖遮住了明黄色的底子,像是用彩笔涂的鸦,并不精致,但尚可接受。翻了几页,文字吸引了我:
似乎过了很久他们才听到一声哨响,一只灯笼渐渐靠近,厨子出现了,罗圈着腿,面容苍老粗糙,面色灰暗,和现在看起来一样地饱经风霜,估计十年后他还是这样。贫穷会让一个人加速变老。压缩的童年,漫长的老年。他和法官的年龄相差一代,可从脸上根本看不出。他的衰老表露在他的性情里,在水壶和衣服里,在厨房里,在他的声音和面貌里,在沉积的灰尘里,在沉淀了一生的油烟和煤油的气味里。
这是怎样一个女子啊。拥有如此细腻而尖利的笔触。
搬回宿舍,开始做功课,发现自己无知的程度了。这个30多岁的印度作者的名气可不止于印度,甚至亚洲。她15岁移居美国,35岁凭借《失落》(又译为《失落的遗产》)成为布克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女性得奖者。评审专家委员会主席称之为“一部反映人性的宽广和智慧的绝妙小说,它集喜剧的柔和与政治的犀利于一身。”
小说的背景选定在作者相对熟悉的印度和美国两地,分两条线平行展开。孤独的喜马拉雅山脚噶伦堡镇边上卓奥友一座孤零零的老房子里,一生曲折的印度老法官退休后在这里等待时间最后的审判,他乐于独居,品味完整的孤独和失落。然而命运却自作主张给他送来了外孙女。赛伊是父母背叛祖父意愿结合的“孽种”。这里,除了老祖父以及他的老厨子,第三个男人就是定期到来的家庭教师基恩。于是,两个年轻人忘却身份地位的差异相爱了,结果却因基恩卷入政治动乱,那根红线变得愈加纤细而脆弱。厨子的儿子比居是另一条叙事线索。这个年轻人饱尝屈辱和艰辛走出国门,来到梦想者的天堂。在天堂的心脏——纽约,比居因为缺少合法身份,只能辗转打黑工,生活更加屈辱和艰险。揣着仅有的积蓄,怀着回祖国找尊严的梦想,比居踏上了回乡的路,然而走进家门前,他被偷得几乎一丝不挂。
看完小说,像是过了好几个世纪。事实上,这本书也写了整整八年,它最厚的时候曾达令人生畏的1500页。如今的300页却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反而可能更显“犀利”。作为美国的外来者,基兰•德赛也面临身份、种族、伦理、传统等诸多复杂的障碍。“我不清楚自己是属于哪个具体的国家、具体的体制。”  “在作为移民的生活过程中,我一直努力去寻找生活的平衡、心理的平衡。”“小说家更需要不断调整修改,把自己重新放置到那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去。”“我会一直斗争下去,探寻下去。”是的,尽管失落挥之不去,痛苦如影随形,赛伊、比居也会重新拥有希望。
生活啊,全能的师傅。

 作者: fanwangling   回复日期:   2014/9/25 17:04:21
  很喜欢这种文风呢
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登陆罗曼书香门第>> 我要注册>>
用户名: 密码:
                    
@2008年罗曼书香门第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安全提示
客服邮箱:puwendong@tsinghua.org.cn
浙ICP备2022001336号-1